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中心 > 蔬菜園地 >> 瀏覽文章
在蔬菜大棚的種植生產過程中,經常遇到各種土壤障礙問題,而且土壤是病蟲害傳播的主要媒介,不及時處理的話對于蔬菜大棚的產量影響很大。進入6月,此時正是高溫悶棚的好時機,通過高溫燜棚可以有效殺滅土壤中的病菌、根結線蟲、蟲卵,從而達到改良土壤的目的。那么具體有哪些技術要點要注意呢?一起來了解下吧。
一、技術要點:
1、時間。7-9月均可,主要利用蔬菜生產夏季高溫空閑時期,進行土壤消毒處理。
2、施入發酵物。高溫發酵物有玉米、小麥秸桿等,將其切碎成3-5厘米小段,均勻鋪于棚內(可鋪5-10厘米厚)。每畝還可撒施腐熟、晾干、碾碎過篩的雞糞3000公斤,石灰200公斤。均勻撒入以上發酵物,隨即進行深耕30厘米。
3、澆水覆膜。深翻土壤后隨即大水漫灌,水面要高出地面3-5厘米,待水滲入土壤后,再加用地膜平面覆蓋并壓實。最好用新膜代替舊膜,以利于提溫。當然,考慮到新膜的壽命,建議新膜不要用壓膜線固定,只將四周用泥土封嚴即可。
4、燜棚。高溫發酵物有玉米、小麥秸桿等,將其切碎成3-5厘米小段,均勻鋪于棚內(可鋪5-10厘米厚)。每畝還可撒施腐熟、晾干、碾碎過篩的雞糞3000公斤,石灰200公斤。均勻撒入以上發酵物,隨即進行深耕30厘米。
5、澆水后再提溫。悶棚處理進行到7天左右時澆水,然后再次悶棚,利于高溫迅速向深層土壤滲透,對于提高土壤處理效果有幫助。
二、注意事項:
1、在悶棚前可噴1次殺菌藥,高溫時病菌的抵抗力變差,藥物殺菌效果能夠顯著提高。
2、“干悶”與“濕悶”相結合,殺菌滅蟲的效果會更徹底、更全面。
3、連陰天后馬上晴天,正是病害重、地溫低、瓜秧處在饑餓缺水的狀態,這時絕對不能進行高溫悶棚。
4、悶棚結束后,要及時進行開棚通風,晾曬10天左右,把棚內用藥產生的有害氣體全部排放出棚。
5、高溫悶棚結束后應適當增施生物菌肥或生物有機肥,以增加土壤有益菌群,保護根際環境,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。